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原諒,談何容易?

人們經常熱烈討論的公共議題,例如該不該廢除死刑,引用宗教法律乃至國外的人權公約,各種理論著述,心平氣和的攤開來看,似乎都很有道理,也非常慈悲寬大。但放在人性之中,一切就不會像數學公式般冷靜簡單了。
看到這一篇文章說到「我在意真相,我在意道理,我在意在一件事情裡真正付出努力並最後被辜負的那個人。我也在意一件事情裡無辜被傷害卻甚至不能為自己討個公道的那個人。」

http://www.read-life.com/2015/11/07/admin-350/「對不起,我不是個善良的人」 by 白小帆

讓我想起東野圭吾的小說「徬徨之刃」。死刑的存廢爭議不斷,貌似公正的法律,究竟是保障了誰?在這部小說裡,不單是受害家屬者質疑,連負責偵辦的刑警也迷惘了。
與女兒相依為命的父親長峰,獨自去尋找姦殺女兒的兩個凶手復仇,因為凶手未成年,法律只會輕判。他所要的,不是以牙還牙的了結凶手,而是想讓凶手感受到接近死亡的恐懼,並且心生悔意。
織部刑警動了惻隱之心,很不專業的向長峰洩露了凶手的行蹤,而他的長官真野卻坦白提醒他,失去家人的長峰也早已沒有未來。長峰寄住的民宿女主人,以同樣與父親相依為命長大的女兒立場,勸他不要以暴制暴,而她的父親,卻能感同身受長峰的痛苦,假意讓他搶走獵槍和車子逃避警方的追捕。
小說中沒有對錯可循,只為了喚起讀者們深思: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或許這會比我們站在事不關己的立場去討論公共議題,更接近問題的核心。
除了娛樂,讓讀者理解他人的感情,重新思索我們的自以為是,其實是現代小說更重要的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