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童謠背後

看到BBC的這篇蠻有意思的舊文,「超越純真:童謠背後的秘密」http://www.bbc.com/ukchina/trad/vert_cul/2015/09/150904_vert_cul_dark-side-of-nursery-rhymes
一些流傳已久的英國童謠,其實都反映下層階級的黑暗生活:瘟疫、被抽稅剝削、受到奴役或殘暴對待,在言論不自由的年代,就只能用這種間接而簡單的歌謠來抒發痛苦。又如旋律優美的「綠袖子」,其實歌誦的是對一位妓女的愛。

愈是被壓迫的年代,隱喻愈能被巧妙運用。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人人都在寫歷史

寫小說是另一種書寫歷史的方式,去掉政治或學術的權威,從庶民觀點紀錄歷史的某一點。這也是當年我離開歷史轉而擁抱文學的初衷,我想記載的不是大人物,而是平凡人在時代洪流中的真實感受。沒有這些小人物的呼應或背棄,曾是小和尚的朱元璋不會黃袍加身,英雄項羽也不會落得四面楚歌。

還記得2014年,那個黃花盛放的春天,你看到什麼,又有過什麼感受?三年後回頭再看時,生活又起了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你有沒有投身到那股激流之中,或僅只是待在岸上過自己的小日子,不論你情不情願,我們都已被捲入一場不可逆的歷史中,也被現實沖刷掉舊日的安穩。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荒謬中開出真情的奇葩

有心的說故事人,故事通常只是包裝,重點是他想傳達的核心想法,如何讓顧客第一眼便受到包裝的吸引很重要。當四平八穩的劇情套路變得疲乏時,新鮮出奇的創意就是一個超大亮點。

「單身動物園」和「地獄哪有那麼high」正是這麼兩部超現實的創意之作,雖然它們的故事節奏不是完全順暢,但是一開頭的背景設定就很吸引人:

如果單身有罪,你要如何逃脫被殺的命運?

如果你才17歲,還沒吻到心儀的女孩就死了,你要怎麼完成自己的心願?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開到茶蘼


天天看電影。這週看了吉姆賈木許的文青片「派特森」、平常不會特意去看的「屍速列車」、本木雅弘主演的「漫長的藉口」、好久不見的莎莉麥克琳「The Last Word」、重溫經典「巴黎野玫瑰」,還看了許多人推薦的「幸福湯屋」。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到鏡文學來看我的作品

不久前我提過,寫作有四道關卡:動手寫,寫完了,發表出版,最傷腦筋的就是曝光率。擅長推銷自己的作者很罕見,因為熱愛寫作的人多半內向,不善交際,連自報姓名都會害臊,所以才用書寫來表達自我。

要是能像國外作家那樣有經紀人制度,只要專心寫作,對外交涉和發表之類的事,全部有人代勞那該多好!盼了好幾年,台灣終於有版權經紀這條活路了。不再倚賴傳統出版業,更能拉近作者作品和讀者的距離。

未來我會陸續在「鏡文學」發表作品,讓大家讀到我已絕版的舊作,也可以看到這幾年還未公開的新作。免費註冊會員,不用付費就可以看到鏡文學平台上所有的小說和劇本。不同於其它良莠不齊的小說網站和寫手,「鏡文學」的作者多數文字水平都不錯,故事也很有可看性。如果你看到心儀的作品,請動個手指按追蹤或推薦,若有餘裕,也可以給作者打賞,支持他們繼續寫作。這些數據都可以成為決定作品未來是否能拍成電視或電影的依據。

首先放上短篇小說「藍色玩具店」,算是我踏入作家這行的處女作吧。寫這篇小說其實是為了失戀療傷,沒有腹稿,心裡冒出題目就寫了起來,為了讓自己心情好轉,下筆格外輕鬆隨意,莫名其妙就得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佳作。也因為這篇小說,讓我遇見了當時遠在國外的另一半。

對我來說,「藍色玩具店」不只是值得紀念的起點,還大大改變了我的人生。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燒腦也要看的「攻敵必救」

我家十幾年來從來沒有第四台,也很少打開電視。為了這部電影「攻敵必救」(Miss Sloan),前天我終於決定裝MOD,選了電影199的優惠,每個月只要177元就有看不完的好片,省下我不少電影票錢和出門的時間,大大滿足了宅影痴的願望。
(相信我,這不是中華電信業配文)

回歸正題,是什麼電影,讓我不惜為了一杯牛奶去牽一頭乳牛回來?首先是被馬欣的這篇影評燒到,「能搶救真相的,竟是謊言──《攻敵必救》的伊莉莎白」能搶救真相的,竟是謊言--「攻敵必救」的伊莉莎白,然後就好想看好想看。網路和二輪電影都遍尋不到,一發現MOD的片單上有,我就毫不猶豫的申裝了。

陰暗齷齪的政治鬥智片要拍得好,縝密的背景研究和高明的劇本是絕對必要的。女性在政治角力中想取得一席之地,更要決然拋棄傳統價值對她的束縛和常規,比男性更敏銳更狠辣,也更孤獨。華府說客伊莉莎白絲隆,沒有任何情感牽絆和家庭關係,甚至沒有睡眠,要靠大量興奮劑保持清醒和大腦的高度運轉,游走在道德和法律邊緣,凡事都要比對手想得更快更遠。看似賠上她的名聲和生涯前途,最終我們才赫然發現,她早已佈好別人料想不到的一盤棋局。

中文片名很難記,也很有深度,出自孫子兵法:「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簡單譯成白話就是,敵人有再精良的武器和防禦,只要佯裝正面進攻的同時,攻擊他必須搶救的弱點,就能致勝。


因為精采的對白太多,資訊複雜節奏又快,這部電影真的很燒腦,不適合吃爆米花或中途去上廁所,但也非常過癮。這兩天看到網路上的影評大量出籠,我就純推薦,不爆雷了。好電影絕對值得你花上兩小時的專注。

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

天才與魔鬼之間

幾個月前我推薦過國家地理頻道製作、講述愛因斯坦故事的戲劇影集「世紀天才」(Genius),當時只看了兩集。昨天有機會接下去看,看到另一個天才,愛因斯坦的朋友弗里茨哈伯,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受震動。哈伯戲劇性的一生,絲毫不遜於愛因斯坦。要說他是天才或魔鬼,至今沒人能為他下結論。

20世紀初的科學家,盡管狂熱專注而傑出,卻很少能置身於戰爭事外,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幾乎無一例外的被用來製造武器。就連愛因斯坦這麼清醒,堅持反戰的科學家,到晚年仍不免懊惱他畢生的心血被拿去製造原子彈。

2017年9月4日 星期一

誰需要文言文?

剛上國中的兒子說,國文老師要他們從課本中挑一篇自己喜歡的課文,他選了歐陽修的這篇「賣油翁」。我很驚訝,問他看得懂嗎? 他說可以啊。每天帶他唸幾句論語孟子,其實為的也就是這個:讓他熟悉文言文的語法,能直覺的解讀古文,至於是否要把文中傳達的意見奉為真理,還在其次


要反駁一件事物,一個觀念,起碼得先搞懂它,總比毫無根據的為反對而反對,瞎掰一通更站得住腳。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懷念倪亞達

下大雨的週末,正好在家整理書架,出清舊書。有些書一時衝動買下,不會想再看第二次了,想替書架騰出空間,又不想賤賣舊書,試著用「讀冊」說二手書的賣書系統,真是太方便了。不過有些超級暢銷書,書店說想賣的人太多,暫不接受,像「追風箏的孩子」和「直覺」。也有的根本求售無門,因為沒人徵求,像高行健的「靈山」。這讓寫作的人大大心驚,看來書寫是能寫,還是不要出版成紙書,放在網路上就好了,,免得占用太多地球空間。
一邊清書,孩子們便淘出了「倪亞達」這個寶,立刻埋首在書中情節 ,看得嘻嘻直傻笑,看完兩本還直問有沒有續集,於是又上「讀冊」去買之後的兩本二手書。
聽著孩子們描述書中的好笑情節,不由得幽幽的感慨:倪亞達的作者袁哲生和繪者陳弘耀,比我年長幾歲,都是我見過或共事過的,如今都不在了啊!
沒看過倪亞達?來看看我在2004年寫的這篇介紹吧!書裡寫的倪亞達世界,看似搞笑,其實是諷刺我們習以為常的台灣家庭、教育和不健全的社會。袁哲生的寂寞心境,在書裡總是淡淡的瀰漫著,卻由弘耀清新可愛的畫筆增添了幾分暖色。

懷念他們兩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