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笑聲的必要

越灰暗沈重的現實,愈需要用笑聲來詮釋。不是為了逃避悲傷,而是積極的尋求解脫困境之道,讓觀眾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清人性的盲點,也能對生活重燃希望。
最近專挑喜劇片來看,但是片名都被台譯得很芭樂:茱莉安摩爾和納森連恩演的「琳老師卡好」(The English Teacher),還有比爾莫瑞的「歐吉桑鄰好」(St. Vincent),要不是看在這幾位擅挑劇本的演員份上,我差點錯過這兩部令人發噱的清新小品。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聽歌

眼睛生病,索性遵照醫囑休息放空,改讓耳朵上場,只聽電台的流行音樂,順便替下一部小說做取材準備。不論物質和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音樂和故事永遠都嫌不夠。

好幾年沒聽過華語流行歌曲,聽了一整天,得出幾個結論:

一、90%的主題都是關於愛情

二、節奏分明朗朗上口的K歌,必須讓聽眾有自己唱得來的幻覺

三、現代歌詞不流行押韻了。如果沒配合旋律的抑揚,聽起來頗有喜感。有個被分手的女孩悲悽的唱道:「好了,別再哭啦,野雞會中…」(眼睛會腫XD)

四、詞彙貧乏。例如有個大男孩輕快的唱:「就這樣,就那樣,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樣,你到底要我怎麼樣?」還沒聽完,我就開始數羊了。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我愛毛姆

第一次讀到毛姆,是高中英文課本上的「午餐」,被他描寫的肥白蘆筍和多汁水蜜桃引得口水直流,窮作家被貪吃粉絲敲詐的情節也好笑得讓人忘不了。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面對名人

名氣常是我們看待他人的指標之一,站在名人面前的自己,總是顯得特別渺小。

當實習記者那年,我有幸在某研討會見到中研院士余英時,上前同他攀談就讓我雙膝發軟,握個手也感動得全身發光,天曉得,只不過在大一歷史系的必修課裡,讀過他寫的史學通論,我根本連粉絲都稱不上。但是這種莫名其妙的本能反應,可能是社會化的結果吧?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立體與扁平

到南部過年,不在自己家裡,預定要看的電子書和電影都不對味,索性看看熱門的電視劇「瑯琊榜」。


開首的角色定位頗有新意,男主角梅長蘇是個弱不禁風卻有諸葛心機的書生,他的好友瑯琊閣主和貼身小護衛飛流盡是花美男,對梅長蘇的愛慕之情溢於言表。劇中的女角個個是不讓鬚眉的美女,例如武功高強的霓凰郡主、類FBI探長夏冬,還有譽王的紅粉顧問般弱。顛覆了這類宮廷奪嫡大戲的刻板角色,讓我有點期待。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小說的拓荒

經過半年,我的長篇小說「塵世珠惘」終於在三月的皇冠雜誌連載完畢。感謝美編,費心替我製作六張刊頭畫,和一張彩色封底。

每個月看到自己的名字和舊文字印在書上,就像看到蛻去的皮,既陌生又害羞。

最後這個故事,花了我很多時間去看書找資料,要怎麼把生硬冷僻的科學知識,化為柔軟可讀的材料,編織進小說裡,腦細胞死了不少,也可能有些誤區,卻是寫作者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