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我愛毛姆

第一次讀到毛姆,是高中英文課本上的「午餐」,被他描寫的肥白蘆筍和多汁水蜜桃引得口水直流,窮作家被貪吃粉絲敲詐的情節也好笑得讓人忘不了。

一篇好文,一本好書都會替你指路,讓你找到更多好書。此後只要是毛姆的作品,我都貪吃的找來讀。在大學教現代小說時,他的短篇小說「紅毛」和「雨」,我都會列在必讀書單上。張愛玲說過,她的幾篇帶殖民地色彩的小說,都有點毛姆的影子。
前些日子同時在讀「大唐李白」和毛姆的「尋歡作樂」,終究還是被引人入勝的虛構人物吸引過去。一口氣讀完毛姆時,總會有種意猶未盡的暢快,但他高明的地方,是用明快簡單的字句和對話,塑造出被世俗社會排擠的獨特人物,讓讀者去反思自己該回應生命的召喚,還是屈從於現實的框架。
用簡單的文字,寫出複雜的事,這是好作家的本領。百年之後,讀者不只被他的人物情節所娛樂,還能被書中對生命本質的探問深深觸動,他的作品已然超越了藝術和通俗的分野。
最令我心折的,當然還是「月亮與六便士」。對未來感到彷徨,不知如何抉擇時,我總會想起書中這位拋下舒適生活和安定工作,只想畫畫的中年男人,他根本不在意畫能不能賣掉,甚至對不在乎別人對他的感情和善意,他只追隨內在的聲音和需求。
聽起來很自私?我想到另一個虛構人物,「慾望街車」裡渴求他人眼光的白蘭琪,她的那句經典台詞:「我總是仰賴陌生人的善意。」
愛自己和渴望被愛,你更願意選擇哪種生命風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