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被低估的喜劇

腦袋的保險絲快燒斷時,看喜劇是最紓壓的享受。

喜劇輕鬆好笑,卻也最難寫。年輕時我們愛看悲劇,因為它寫出人性崇高的一面,也讓我們感受到悲壯或淒美,餘韻久久不散。喜劇卻正好相反,總要把人的缺點和醜態放大,大笑之後也就忘得差不多了。等到上了年紀,煩惱和壓力多了之後,要看嚴肅的悲劇,得先空出心情和時間,喜劇卻沒那麼挑剔,更適合淨化疲憊的身心。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史大叔的玫瑰

 偶然看到凱文史貝西自導自演的歌手傳記電影「飛越情海」,史大叔在裡頭又唱又跳,過足了戲癮,不過我還是沒法看完,他還是演大叔的好。不論是老奸巨猾的風光政客,或失意的歐吉桑,他的眼神絕對比舞功還搶戲。

因為史大叔,我又想起當年看了兩遍以上的「美國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這部1999年的電影是夢工廠剛起步的作品,紮實得到當年五項奧斯卡大獎最佳影片、男主角、劇本、導演和攝影,每個角色都很有戲,劇情好笑又點出人性的無奈,最後的結局更是令人出乎意料。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慢想的必要



想起這個老笑話。

小明:爸爸,我昨天夢到上天堂,還見到上帝了。
爸爸:喔?天堂是什麼樣子?
小明:那裡就像個超大型鐘錶店,上帝說,每個時鐘就代表一個人,智慧愈高,時鐘走得愈慢。
爸爸:你有看到我的時鐘嗎?
小明:有啊,上帝指指身邊的電風扇說,這個就是你爸爸!

看完「慢想力」這本書,這個笑話就沒那麼好笑了。資訊爆量、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們大部份的清醒時間都被「智慧」手機綁架著,腦子像電扇一樣呼呼的轉。數數看,你身邊還剩下幾座慢慢走的智慧時鐘?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創作狂熱--再讀「月亮與六便士」

「作者應該從寫作的樂趣中,從鬱積在他心頭的思想發洩中取得寫書的報酬,對於其它一切都不應該介意。作品成功或失敗,受到稱譽或是詆毀,他都應該淡然處之。」

每當寫小說寫得很不滿意,乾脆扔下稿子去玩樂,我心底卻總是空虛的很,記掛著想寫而沒能寫出來的東西,最後還是得乖乖回到書桌前從頭來過。碰上這種莫名的自虐時刻,我就想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對我來說,這本小說對寫作者的療癒效果,遠勝過一切美食美景或高級Spa之旅。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吸特樂回來了!

這部由暢銷小說改編的搞笑電影,沒有我想像中的好笑,大概有些我們不習慣的德式幽默吧。節奏不算很流暢,不過它所拋出許多逼觀眾思索的問題,卻遠遠超過電影本身的娛樂性。

希特勒穿越到現代,在草地上醒來,眼前的柏林完全變了樣。祖國的領土縮水了,到處都是外國移民和污染,還讓女人當總理!人們當他是個模倣得很成功的演員,他卻認真的以元首自居,以德國的強大為終極目標。一開始他有點狀況外,但他在書報亭寄居兩天,翻遍了各種報紙雜誌,立刻掌握了當下的歐洲局勢和德國政治現狀。

只有母親最懂

當新手媽媽的那幾年,每天忙著餵奶洗尿布,幾乎沒什麼時間看書,更不用說出門看電影了。偶而偷空看書,艱澀沈重的純文學太奢侈了,只能挑文字輕盈故事簡單的小說,幾位日本女作家正合我意:絲山秋子、山本文緒都是我的新發現,對角田光代特別有共鳴,因為她實在太擅長寫主婦和母親的心理。

當年剛讀完「第八日的蟬」,印象非常深,直到前幾天才看到小說改編的電影。沒當媽媽的話,我大概會覺得劇情有點灑狗血,但是母愛的天性本就容易泛濫,更何況是這麼一個悲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