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鈴木家的橋


鈴木家繭居多年的長子在房中自殺,第一時間發現的媽媽受到的衝擊太大,昏迷一個多月醒來卻失憶了。為了不讓她陷入悲傷,家人合力謊稱長子恢復正常,到阿根廷工作了。

御宅族繭居族,一直是近十幾年來的日本社會問題之一,說大不大,卻是許多家庭的痛。家人在維持假象之餘,隱藏他們內心的自責、憤怒和疑問,也同樣面臨不可言說的心理壓力。

這部不灑狗血的清新小品舉重若輕,不迴避真實的社會議題,卻也有療傷止痛的作用。好看。


前陣子在電影討論社團簡單推薦這部電影,看到底下網友留言,有些感想,忙著趕小說初稿,暫且擱下。今天有空了,就隨手寫寫。

曾在現實中聽說過這樣的家庭,兒子高學歷卻閉門不出,媽媽還得幫他買便當回來,當時我無法理解,也認定家人太縱溺他,看過這部電影就釋懷了。多虧家人的耐性,這家的兒子幾年前終於走出來,也找到自己全心投入的事業了。

局外人和當事者的心情,總有一條看不見的鴻溝。鄰居的草坪很美,但你看不到他花了多少心思去維持。居高臨下的去批評他人的失敗,除了顯示批評者的缺乏同理心和想像力,對於失敗者也毫無助益。

年輕人對世事的看法很專制,非黑即白,一廂情願認定人生有個順序,脫隊者就是活該,就像生產線上的標準品,劣者淘汰就是了,不值一提。涉世不深時,這種天真可以被原諒,若有點社會經驗,過了三四十歲,依然頑固的抱持這種看法,該算是幸運還是可悲?

生性敏感纖細的人,成長是個充滿挑戰的過程,要隱藏真實想法,融入人群,更不是件容易的事。該把自己關閉在安全的世界,或是勇敢的迎向各種誤解和傷害?自閉自爽雖然很過癮,但我對人類多樣性實在太感興趣,透過小說和電影去探照他們萬花筒般的內心世界,更有意思。

在彼此不理解的人之間,搭上一座好走的橋樑,這是小說家的使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