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劇院外的名伶

人人喜愛的旅行方式,各自不同。有人喜歡不傷腦筋,交給旅行社和導遊處理一切,只要被動的在異地風光裡移動即可。有人喜歡參考旅遊指南,隨興的按照自己的心情決定路線。更有人完全順著直覺,偏愛去人煙罕至的野地冒險。

讀小說的喜好和旅行方式的選擇,也有點類似。讀暢銷的通俗小說就像跟團旅遊,只要放輕鬆,任由作者支配我們的眼光和感受,小說看完,旅程也就結束,謝謝再連絡。形式前衛的文學作品,總有喜愛自我挑戰的讀者支持。

更有意趣的,卻是看似中規中矩、有故事的小說,卻總能教人讀到一半時,忍不住走向更多的叉路去漫遊,去更新被塵封許久的記憶或想法。毛姆的小說便有這種本領,表面看來是平淡的旅遊指南,其實卻埋藏許多探訪人性的線索,等待讀者主動去尋寶。





旅途中,我隨身帶著電子書,在數十本書中隨心情跳閱。毛姆的「劇院風情」起初不大吸引我,老派的文字和英國名流角色,看上去有點陳腐,但還是有點好奇這本繁體中文版尚未面市的小說到底賣些什麼藥。

讀過兩章,才被書中的舞台名伶茱莉亞吸引住。她是戲劇界難得的模範生:有才華、熱愛戲劇和表演、對身兼演員和劇院經理的俊美丈夫完全忠實,兩人育有一個兒子,沒有靡爛的夜生活和緋聞,擁有上流社會的敬重和大批朋友。對她來說,舞台比下了戲的現實還真實,現實中意外碰上的人際糾葛,她總能用精湛的演技化險為夷。毛姆用清淡而詼諧的筆法,寫出這位名伶的虛榮,對愛情的追求,對人生的質疑與對自己命運的掌控,使得這個角色玲瓏狡詐之外,更添幾分可憫可愛之處。

她讀書不多,卻能從自己熟記的名劇中得著靈光般的人生啟示。成年後的兒子批評她成功扮演各種角色,沒有屬於自己的真實個性。年輕的情夫移情別戀,為了青春貌美的新演員而利用她,她藉著劇中角色盡情發洩失戀的悲痛,卻成了徹底失敗的演出。她計畫擺脫無趣自戀的丈夫,投向長年愛慕她的貴族紳士懷抱,不料他竟然對她的性邀請無動於衷…表面風光的女演員,在舞台下遭逢這些挫折時,她沒讓自己被情感暗流給吞沒,反而堅強的直視挫敗,從她熱愛的舞台工作重獲力量,另尋到生命的岀路。

詩歌源起於冷靜的回憶起來的感情,戲劇也是。只有經歷過這些感情,並不再被它們左右之後,你才能將這些感情化為藝術。這點理解,使茱莉亞豁然開朗,不再耽溺於她在愛情和演出的失敗,反而將它化為演技更上一層樓的助力。

這麼一個不被現實打敗的女人,不再只是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卻能讓人暫時脫離情節,去思索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名聲、財富、愛情、幸福的婚姻之外,在沒有他人眼光和評價的地方,什麼才能讓你感到自由而充滿力量?如果你很幸運,天生比別人多一分才能,你將如何用它來成就生命?

故事結束了,卻依然有些聲音在心中迴蕩著。雖然這本小說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茱莉亞的生活不如台上有戲,毛姆也不著意去描繪各種華麗的場景和人物。但正是她內心裡上演的那些小小悲喜劇,巧妙的讓這本小說有了不少啟發人心的亮點。我所讀到的不單是一個故事,而是人人不能迴避的大問題:卸除濃妝,沒有掌聲,也不再有他人可以依靠的時候,你是誰?

有讀者感歎,何以毛姆的「劇院風情」,能寫出類似題材的中文小說所沒有的境界?除了畢飛宇的「青衣」,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李碧華的「霸王別姬」、王安憶的「長恨歌」、李昂的「迷園」、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這些關於戲子和交際花的中文小說,其實都有類似的結構和收場,紙醉金迷的風月生活,愛情的糾葛、同行間的相妒與競爭、名利場上的情慾遊戲,而主角們所想望的平淡生活與幸福愛情終究得不到,乃至於最後只能在貧困中悽慘以終,或者為了活下去而出賣靈魂。

固然中西方對戲子和交際花的社會評價大不相同,也註定了她們難以得到自足自尊的地位,必須仰賴有錢大爺的浥注才能存活。不過別忘了賽金花、梅蘭芳這些現世中的傳奇人物,照樣能在那個備受歧視的年代裡,走出屬於自己的不同命運,成為自己的主人。那麼,是中文作家想像力不夠,或者對人性信心不足,自囿金錢和地位為唯一成就的膚淺價值觀裡,或者誇大了愛情的價值,以致於書中人物無法跨越難關,只能筆直的朝著沒有光的所在墮落?


也許我看的中文小說還不夠多。最後的那點懷疑,倒是我自己要特別警惕的,畢竟現成而有效的故事套路,對寫作者來說是必須繞道的誘惑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