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藏書的負擔

曾經很羨慕某些學者和作家,受訪時坐在家中幾面書牆之前,精神和物質上都挺氣派。買書要有錢,看書要有閒,有一個書房裝得下那麼多書,更不是小資家庭都能負擔的。愛書人還會說,他們珍愛這屋裡所有的書,每一本藏書都有故事有靈魂,決不會輕易出讓或淘汰。

人和藏書會生出感情,這點我從不懷疑。我家裡空著的牆都釘了書架,每個書架都塞滿了書,家裡空間不大,書架上又堆滿雜物。不看的舊書捨不得出清,買新書的空間和金錢又很有限,最後只能忍耐買書的衝動,仰賴圖書館。

我不由得想:究竟我從書本得到的滿足,是來自擁有實體書本這件事,或者是能彌補腦中飢渴的內容?


幸好我生活在一個科技進步的年代,也慶幸有人發明了電子書。 Kobo閱讀器裡免費下載的幾十本書還沒看完,我仍不滿足,攔不住想看新書的渴望,我又添購一部可以直接買書的陽春Kindle。把玩了一段時間,終於搞懂要怎麼在中國亞馬遜店買到電子書,還花了人民幣0.1元加入一週無限借閱的計畫,7萬多本書任你看,坐擁書城不再是夢,還能方便的劃註佳句,自動筆記。這幾天,我滿心狂喜的成了低頭族。

除了亞馬遜帶來的閱讀快樂,我還在免費外文電子書庫「古騰堡計畫」裡,找到好幾本在書店和圖書館尋找多年,卻一直找不到的絕版英文小說。實體書店和家中書牆的空間有限,雲端的空位無限寬廣,給人帶來的心智滿足感卻是一樣的。

出版界一直在爭論如何拯救萎縮中的台灣書市。有人提出圖書統一定價,免得折扣戰打壞行情。也有人建議朝電子發展,但出版社始終不願投入做電子書,勉強做了上架,定價也不比紙本書便宜多少。就我一個作者兼讀者的角度來看,抬高紙本書的身價並沒有太多意義。

常有人說,電子書定價太低,會讓作者收益銳減,這純粹是出版社的立場,絕非作者的本意。作者從一般紙書能拿到的版稅只有10%,一本定價300元的書,作者只賺到30元,更不用說新書上市都會打個78折,大概只能拿到25塊。作者從電子書拿到的收益,最少有30%,我在中國亞馬遜販售中的小說「塵世珠惘」,定價是人民幣15.57(這價錢稍貴,不過是出版社訂的),每賣出一本,我應該可以收到5元左右,換成台幣也差不多有22元。

這麼一來,作者收入並沒有太大差異,更大的差別是在書籍取得的難易度。現在實體書店裡能放新書的位置很少,小咖作者更是擠不上架,弱者恆弱,很快就會被書市沖洗到不留痕跡。電子書店卻沒有架位不夠的問題,只要上架,也不用擔心絕版或被銷毀,再冷門的書,有心人總能找得到。

作家擔心的,從來不是書賣不賣得出去的問題,而是自己的作品是否能遇上最合拍的讀者。



圖書館和亞馬遜的包月借書計劃,同樣也招來許多出版社和作者()的反對,理由也同樣是收益問題,因為這麼一來,可能就沒人想買書了。我實際試用了兩天的結果,正好相反。我在七萬多本免費借閱的書單裡挖到許多寶,例如我最愛的作家佩索亞的「自決之書」,只要4元,這是台灣沒有的譯本,劉震雲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只要0.99元。而借閱單上最熱門的王小波「沈默的大多數」,也只要3.2元,怎麼能不心動下單呢?這種交易,賤賣了作者的尊嚴嗎?不,我想會被這種價格吸引而下手的讀者,絕對遠比站在書店裡掂著荷包的顧客還多。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聲音被傳播得更廣,讓更多人有機會知道他的名字,了解他的想法,傳播效果遠比傳統紙書還要巨大。

也許我對紙書的情感不再濃郁,但只是換了個載體,愛書愛讀的心,始終不變。現在出門隨身帶著一百本書,或許少了裝氣質的機會,但更重要的是,買書藏書對我而言,不再是負擔。在台灣,大多數人都以為電子書就是要在平板或手機上閱讀,非常的傷眼,所以感興趣的人不多,知道電子紙技術是台灣之光的人更少。電子閱讀器不普及,電子書無法掀起閱讀革命,不知該算是出版社有意阻攔,還是我們的讀者真的太少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