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一個女人的名字

這兩天,關於居禮夫人該不該正名的事,在網路和家裡吵翻了天。把性別平等、主體性到國際觀甚至觀落陰等說法都搬出來了,然後爭議的始作俑者又宣布回到原點,要大家別吵了。


女人的名字怎麼稱呼,特別是一個有成就的名女人,真會在乎別人怎麼說嗎?


目前我在寫的小說,恰好就是一個名女人,晚清的艋舺女首富「黃祿仔嫂」。






她真實活在十九世紀末的艋舺,是萬順料館商人黃昭祿之妻,生了七個孩子。
丈夫過世之後,她獨力撐起家業,把生意做得比丈夫在世時還興旺。
民間流傳的俗語:「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祿仔嫂,第三好馬俏哥」,說的正是當時的艋舺三大富商。


萬華至今還能看到她當年留下的足跡,啟天宮和黃氏家廟種德堂。
但是黃祿仔嫂的芳名和生年,翻遍各種資料都不可考,只知道本姓吳。
然而根據黃家的族譜記載,黃昭祿有兩門妻室,並沒有吳氏的存在。


這怎麼可能?這麼有權勢還留下不少子孫的奇女子,為什麼沒有她的名字?
關於她,也只有簡單的點狀史實,一堆讚美之詞,但是她的私生活,她的真正想法,統統不可考。
這時候,小說家的想像力就可以盡情奔馳,給她取個新名字,隨著早年生活流離,她還不只有一個名字。


她沒有留下本名,只有某人之妻這個稱呼。
但是當時有人不認識她嗎?有人能其呼其名嗎?應當不可能。
而「黃祿仔嫂」這個稱呼,還代表她的尊榮地位。
她是妻子,也是母親,但她憑著膽識和勇氣,卻能掙脫那個時代加在女人身上的各種枷鎖。
她的形象如此鮮明動人,吸引著我用少許的史料作基礎,替她去虛構一個飽滿曲折的私人世界。


沒有自己的名字,她覺得委屈嗎?會不會沒有自我存在感?天曉得。
我所知道的是,她所掙來的財富,留給後代的家業,她的傳奇色彩,
早已遠超過名字所代表的意義或局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