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4日 星期四

網路與閱讀

昨天我說到書和手機,彷彿這是兩個對立的概念,其實並不正確。

那份閱讀人口調查,讓出版界和文化人憂心忡忡,紛紛發表各種評論和對策,大抵不脫這兩個論調:

1.手上拿紙本書才算真正閱讀
2.網路讓人們分心,減少閱讀興趣和時間

乍看似乎有理,仔細一想,然而不然。閱讀的目的,可能是為了追求知識,得到解答,平撫心情,或神遊於現實之外,這些功能,只有紙本書和文字才能辦到嗎?要推廣閱讀,只靠學校的書箱、圖書館的親子閱讀活動、老師列出書單叫學生心得報告,這就夠了嗎?


在習慣大量閱讀的族群中,這樣的論調也很常見:
喜歡紙本的溫度和氣味,所以我不讀電子書。
讀電子書的人會說,我討厭簡體中文和橫排版面,所以就算中國亞馬遜的書再多,我也不買。

這是個人偏好,無可厚非。但如果你的閱讀被這些堅持框限住了,就像把自己關在鳥籠裡,吃著量少且口味變化不多的飼料。

世界太大,而人的所知有限,閱讀就像打獵,永遠有更多未知的新品種等待我去捕獲,要廣泛追蹤並鎖定新獵物,網路就成了最好的工具。

我常需要為了寫作搜集資料,除了上圖書館,網路更加方便及時。為了查冷僻的專業知識,我上到對岸的網站,發現那裡有太多高手可以討教,他們的長篇文章裡含金量極高,互動的讀者也極多,多知識性話題你來我往,熱鬧的像菜市場。

在網上,我認識了一位廣州朋友,不時交換些兩岸時事看法和文化差異。他很驚訝台灣人讀書這麼少,電視節目又這麼沒營養。他是電商公司營銷經理,也有小孩,但是他說每天再忙,也要抽空看書充電。不論是上下班途中聽有聲書,下班回家後看「中國詩詞大會」、「最強大腦」、「財經郎眼」等等知性電視節目,或是睡前讀紙本財管書,都是必要的,就因為競爭壓力大,才更需要不斷補充新知,鍛鍊腦力,免得被淘汰下來。

除了讀者自己的危機意識,對岸推動閱讀的方式更是強大。手機的功用,不只是用來付錢搭公交車,更成了隨手可得的知識工具。各種讀書App、說書的節目,例如「網易」、「得到」App,都有許多專家導讀、課程和有聲書,可以免費或低價取得。朋友告訴我,卡車司機們最愛用的是「喜瑪拉雅」App,有武俠懸疑小說,也有財經知識和心理學可聽。

做了五季的「羅輯思維」,主持人羅胖的口才順溜之外,背後還有強大的營銷團隊和智囊運作,在談天說地之餘,每集節目必定推薦二到三本重量級的硬書。相較於日前宣布停播台灣的說書網紅 「冏星人」,對岸的求知群眾顯然比台灣多了千萬倍,才能撐持起這一大片商機無限的讀書產業。付費閱讀的網路小說平台,也日益壯大,成了許多火紅影劇的腳本泉源。

也許是心中有牆,此岸的出版界,似乎無意倣效對岸這些閱讀推手,簡單說一句市場不大錢不夠,繼續守著賣不出去的紙本書,坐困愁城。

網路和手機,真是閱讀的殺手?與其抗拒科技帶來的改變,不如換換我們的腦袋和視角。

世界很大,你可以選擇安於眼前的小確幸,或跳出快乾涸的小池塘,來一場知識與心靈的冒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