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懷念台劇

年輕時我短暫兼差當過電視編劇,還印了「汪笨湖工作室 編劇」的名片。彼時汪笨湖還懷有大中國情結,念念不忘他的坐牢經歷和中國旅行故事,他早期的小說也有那麼點文學味。不過那時的電視劇本還是要仰賴電視台主管下指導棋,所謂工作多半不是伏案桌前,而是幾個人在國聯飯店的房間或咖啡廳餐廳裡胡吹講古。後來我不幹了,處處為了某人情婦或演員而妥協,只能寫當時流行的鄉土劇,賺了點零用錢也開心不起來。

後來電視頻道大爆炸,台劇有了清新轉變,題材比以前多元,也得到不少好評。我以為現在台劇製播條件比過去進步多了,編劇總算能寫自己喜歡的題材,電視也會好看多了。

不久前和姊姊聊起台劇,兩人不約而同的激動起來,不是因為好看,而是看不下去。老姊說她和愛看台劇的朋友談起,還被隱約扣上不愛台灣的罪名,娛樂也得帶上民族情感,真是無言了。

回想一下,因為看到別人推薦,我抱著高度期待,陸續看過「一把青」、「瑰寶
1949」、「出境事務所」、「天黑請閉眼」、「媽媽不見了」、「麻醉風暴2」、「通靈少女」…結果都只看了十分鐘就想關掉。


看戲的第一原則是,如果看了五分鐘你還不能被吸引住,那就不必再往下看。我努力思索這些戲到底是哪裡有問題,乍看簡介和評論,都是很引人入勝的題材,畫面和演員造型也都很有質感,難道是我看多了日劇歐美影集,反而不能適應台劇太慢的節奏?還是問題出在劇本和演員?

老公在旁邊聽我們姊妹倆傲嬌的評論,很不以為然。回家正好看到公視在播「麻醉2」,平常不看劇的他也坐下來看了一段,結果也沒看完,因為覺得演員唸台詞有點生澀。不過他認為有可能是語言問題,我們這些愛看外劇的戲迷無法發現外國演員生硬的瑕疵,喔好吧,也有可能。

不過我還是很難理解台劇的人物情境舖陳、感情醞釀,為什麼一場戲都得花上好幾分鐘,不知是為了省錢,還是太低估觀眾的理解力?印象中我還是看過很不錯的台劇。我曾是製作人楊佩佩的粉絲,當年她的好幾部台製港劇「還君明珠」、「八月桂花香」、「春去春又回」,演員如劉松仁、蘇明明、沈孟生都令我難忘。後來公視的「人間四月天」、「橘子紅了」,戲也都極好,如今彷彿成了絕響。

或許那些大製作的古代戲劇是高成本做出來的,但並不表示當年台劇只有這點能耐,小清新小成本的時裝單元劇,老三台時代也還是有的。重新在Youtube找到涂善妮演的「二八年華」片段,當年我沒時間看,只記得這部戲講的是三個年近30的都市女性故事。寇世勳和沈時華演的現代劇也好看,雖然兩人都不是俊男美女,但他們的演出能抓住人心。儘管演員造型場景和BB扣很過時,不過單純看戲劇的節奏和對白,還不至於像現代的台劇一樣拖泥帶水。

過去的台劇培養了不少好編劇和戲精演員,也難怪那時台劇獨步華人圈,在海外的版權收益也不少。如今是砸重本拍好戲的時代,也可能是台灣沒有適合的劇本,老去的資深演員們紛紛在對岸找到第二春。「瑰寶1949」雖然重新找回沈時華、寇世勳和金士傑這些資深演員一起飆戲,但劇本和年輕演員的薄弱,反而讓老演員紮實強大的氣場顯得格格不入。

昨天偶然看到陸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這幾年很夯的甄嬛傳、瑯玡榜我都只看過一些,原本以為這又是一部宮廷歷史愛情劇,最初沒什麼興趣。看到有人強力推薦,是清末陝西女首富的故事,算是女版胡雪巖吧,就引動了我的好奇心。沒想到劇本精采節奏不拖沓,看戲必須專注,不能錯過一句台詞一個眼神,連配角也都非常敬業。

更驚喜的是看到好久不見的台灣演員張晨光,絲毫不被其他大陸香港演員掩蓋光芒,也慶幸這些台灣好演員能延續他們的事業。我還記得他在「當年十五二十時」演出的青澀模樣,可見演技不是天生的,而是努力磨鍊的成果。

不是我不愛台劇,而是用純粹觀眾眼光去看戲,不免有些遺憾:我們也曾經有好演員好編劇,但是這裡舞台日漸縮小,觀眾也有限,自然留不住人才。觀眾也需要看更多不同地區的戲,擴大眼界,才能形成一股催生好戲的動力。

「紅樓夢」裡香菱學詩的一段:黛玉教丫鬟香菱寫詩,先讓她說自己喜歡的詩,卻都太俗太匠氣,「皆因你看的詩少,被它縛住了」。給了她一堆指定作業,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全集,等她誠心體會過這些詩的境界和美妙處,欣賞水平不同以往,視野和胸懷自然也更寬廣。


編劇和小說作者,或許也該參考林黛玉的寫作指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