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3日 星期一

電子書閱讀的出路

 中國亞馬遜電子書店即將在明年結束營業,瞬間在電子書閱讀社群引發中文讀者的討論。我的Kindle用了快十年,透過中亞買了不少青菜價格的便宜好書,也加入過無限借閱,讀了許多新書,省下大筆的買書錢,家中的書架並沒有因此增加負擔。少了這個超便宜的電子書取得管道,不免有絲遺憾。

和大陸朋友討論到這問題,他認為原因是亞馬遜打不過免費電子書app如微信閱讀。我的小米多看閱讀器上有微信閱讀,以前從沒認真研究過,前天開始試著用看看,沒想到驚為天人。靠閱讀時數就能換到免費無限卡,只要閱讀一分鐘,就能取得一天的無限卡,盡情把想看的書加入自己的書架。瀏覽幾本之後,平台還會用大數據演算法,自動推薦你可能感興趣的其它類似主題書籍,讀到不可自拔。要是看累了,還能使用聽書功能,也能輕鬆透過社群找到同好,交流讀書心得,或組隊參加抽獎拿免費書。閱讀成了像推特臉書一樣的有趣,不再是孤獨的事,可以看到有許多人在和你讀同樣的書,還有別人的意見,彷彿網路讀書會。如果只想專心閱讀避免干擾,也可以關閉這些功能,自在的泅泳在書海之中。這麼強大的演算法和閱讀獎勵,又幾乎都是免費,唯一的缺點是微信沒有字體簡轉繁的功能,怪不得中亞拼不過。

除了對岸電子書價比台灣便宜太多,取得容易,閱讀器的相容性很重要,不論在手機電腦平板閱讀器,隨時都可讀,這是台灣封閉系統的閱讀器辦不到的事。一台小米我同時還能看Kindle,微信和Hyread,也能借閱台灣公立圖書館的書。我非常好奇小米和微信能賺什麼,三天來我免費拿到三浦紫苑、小川系、莫拉維亞、勒邁特等十幾本在其它平台貴森森的中譯小說,還有許多想看的書,等我累積夠多閱讀時數就能輕鬆拿到,這種閱讀體驗太過癮了。實體的長篇厚書或許令人生畏,但轉換成電子書形式,完全不構成閱讀障礙,只要內容引人入勝,再多都能讀得完。

資深出版人老貓在FB發文,談到今年的國際書展和台灣出版業的困境,就一針見血的提到:「讀者找不到想看的書,作者找不到讀者」,是台灣出版市場愈做愈小的原因。對岸的豆瓣網之類的平台善用大數據,讀者被推送許多可能有興趣的主題冷門書,效果會比書店一次只能擺放300本左右的暢銷實體書,一般書店都只放熱門書的效果更強大。

載體早已不再是重點,如今是內容為王,還有讀者和作者如何連結的電子書時代,但台灣多數的出版社卻還停留在如何打平成本和行銷的落後思維,真讓人捏把冷汗。十年前國外電子書當道時,就見過許多出版人唱衰電子書,還有許多紙本擁護者強調實體書的溫度。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看似急起直追的電子書產業,還停留在昂貴的書價和封閉式系統,讓閱讀電子書的入門門檻很高,成了貴族式的雅興,這真的是作者之福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