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慘敗的「第一爐香」

華人讀者圈的張愛玲粉太多,企圖把她的小說搬上螢幕的導演,向來都是吃力不討好,李安的「色。戒」勉強過關,其它幾乎是全軍覆沒。許鞍華導演二度挑戰,也是勇氣可嘉,可惜這次「第一爐香」的選角就被吐槽到不行,顯然比當年的周潤發繆騫人的「傾城之戀」更慘。我很喜歡有顆文學心的許導演,但真心覺得她描繪自己熟悉的故事如「桃姐」、「客途秋恨」,才是她的強項。


張愛玲的文字本身就有濃烈的魔力,即使是人物的內心獨白,都非常有畫面感,導演們拍她的小說,幾乎都逃不過她的文字障。不是如關錦鵬的「紅玫瑰白玫瑰」一樣,乾脆用文字畫面取代了影像,再不就是如許鞍華兩度翻車的通病一樣,讓人物照唸對白,重現小說裡的場景,卻有如行屍走肉。


去年抱著高度期待看了「第一爐香」的預告片,男女主角和小說形象差太多,就決定不去電影院浪費錢了。但是昨天在MOD上架,既是免費,就花點時間看完,結果比預告更令人失望,太多冷場和不流暢的剪接,看起來只覺尷尬無言。



如果電影完全重現小說的細節,平板無味也就罷了,問題是編導加了許多戲,企圖改編得讓沒讀過原著的觀眾也能看懂結果更莫名其妙。男女主角的貧乏就不說了,先說吉婕這個小角色的加戲。男主角喬琪喬是中葡混血兒,同父異母的妹妹吉婕是香港新一代的交際花,開頭就讓兄妹倆親密的互動,把那句講混血臉孔的台詞硬插在這裡,兩個演員看起來又不太像混血,沒看過原著,還真會一頭霧水,以為他們倆是情侶。吉婕不知為何成了女主角葛薇龍的閨蜜,一直勸她離渣男哥哥遠一點,常講些超脫的智慧之言,最後居然還去當了修女。小說中華洋雜處的交際圈和風月場,被電影搞得這麼肅穆,差點讓我從沙發上跌下來。


最要命的還有最後半小時的大加戲。葛薇龍原是個單純的中學女生,來到富孀姑媽梁太太的豪宅,半推半就成了交際花,並且死心塌地愛上浪子喬琪喬。她純真的愛情和這個圈子裡慾望橫流的巨大反差,是小說中最鮮明的主題,但張愛玲的文字很有節制,發乎情止乎禮,留下大片遐想的留白空間。整部電影顯然沒捉住這個原著精神,想吃嫰草的老不修司徒協太紳士,浮華的交際圈氣氛也很寒傖,除了撐起全場的梁太太有點意思,其他男女看來都呆若木雞,不解風情,一點色情意味都沒有。


小說末了寫到,葛薇龍如願和喬琪喬結婚了,婚後很忙,「成天不是幫喬琪喬弄錢,就是幫梁太太弄人」。電影只為了這簡單帶過的一句話,加了薇龍陪司徒協去上海出差,喬琪吃醋,想和婢女睨兒重溫舊夢的橋段。好像薇龍心不甘情不願,能巴結的金主只有司徒協一個,能幫梁太太弄來的情夫也只有一個大學生,放眼整個社交圈,只有這幾個人物,也太荒涼了。加戲的半小時和肥皂劇台詞簡直是災難,徹底破壞電影前半部苦心經營的舊時代氛圍,我花了好大力氣克制自己,才能不快轉的看到結束。果然像做了一場遙遠而不近情理的夢。


改編小說的電影未必要忠於原著,能掌握住原作精神,加上編導自己的想法,甚至能超過原著。比如前陣子看的「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的「Drive My Car」,大幅更動小說原本的設定,結果比原作更加可喜而動人。


改編張愛玲小說特別容易失敗,也許是祖師奶奶在導演們心目中的地位太崇高,文字魅力太強大,買櫝還珠的結果,讓他們在華麗的文句叢林迷了路,丟失了原著所要傳達的想法和方向。


如果我是個有野心的導演,我必定要翻拍「封鎖」這齣滑稽小戲,把一百年前後的上海封鎖拿來互相參照,聚焦在時空環境對人心的影響,脫去日常現實的束縛,擺脫令人厭煩的責任和瑣事,不再有當個「好人」的義務。陌生人之間以真我相見,脫離現實的歡愉剎那,和封鎖結束後的回歸平淡,這參差的對照本身就非常的張愛玲。「可憐啊可憐,一個人啊沒錢」,「封鎖期間的一切,等於沒有發生。整個上海打了個盹,做了個不近情理的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