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無主之作

麥可摩爾在紀錄片「插旗攻城市」中,拜訪德國的學校,詫異的發現不論是小學生或高中生,甚至是新移民,都能侃侃應對那段遠在他們出生以前的納粹黑歷史,願意承擔先人的罪惡,同時希望自己能用平等開放的胸襟面對未來。 十年前造訪柏林的鐵道博物館,最讓我訝異的,也是現場擺了一節當年載運猶太人前往集中營的火車車廂,同時在說明牌上詳細紀錄下這列車廂不光采的過往。 納粹如何迫害猶太人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多了。這部「竊聽風暴」導演的力作,「無主之作」,探討的卻是納粹的另一椿罪行,撲殺是亞利安人種的不良基因。 這部影片談的不只是納粹優生學的殘酷,更以當代藝術大師葛哈李希特為藍本,戳破藝術與政治的糾葛,描繪追尋自由的藝術心靈。
美麗的阿姨是藝術家的啟蒙者,她有顆敏銳而能感知藝術的心靈,卻被當成是舉止瘋顛的肖婆,送入精神病院。納粹軍醫接受指令,必須替這些帶有壞基因的女子強制結紮,以免生出不健康的下一代。阿姨拒絕婦產科醫師的手術,因而被蓋上病情嚴重的標籤,送往毒氣室處理。 幾年後,德國戰敗,由蘇聯接管。被當成戰犯的婦產科醫師因為救了將軍難產的妻子,受到特別保護,免於被送到納粹戰犯的名單上。 長大的藝術家進入藝術學院,認識了酷似阿姨的女友,正是婦產科名醫的女兒。醫生發現女兒懷了藝術家的孩子,為了避免藝術家的壞基因留在自己的後代身上,她找了理由幫女兒墮胎。但兩人的愛情並未因此終結,藝術家畫工農兵壁畫掙錢,卻無法滿足他渴求自由的藝術心靈。就在柏林圍牆築起前的兩個月,他們結了婚,並且移居到西德,在杜塞多夫重新生活。 在流行觀念藝術的西德,各種搞怪的裝置和行動藝術才是王道,已經沒人在繪畫了。擅長繪畫的藝術家很迷惘,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直到他的導師說出自己在戰時的傷痛經驗,他終於得到啟發,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當下藝術,無主之作。藝術不應當為任何政黨服務,作品只屬於觀看者和他的主觀感受。藝術家也終於理解了童年時阿姨想傳達給他的意念。他畫照片,但拒絕透露畫中人的背景,只讓觀者自行感受。岳父認出畫中女子正是他親手送進毒氣室的病人,他的納粹戰犯身份也即被揭發。 藝術家作為大時代的串場人物,嚴格來說不算是主角,但據說被影射的藝術大師本尊對本片很不滿。因為編導的高明敍事,3小時片長,即使有些段落完全沒有配樂和台詞,只是作畫,卻意外的好看。觀眾看到集中營和猶太人悲鳴之外,上世紀德國在混亂時局中,如何重生的另一面。 溫馨提醒 : 片中全裸床戲頗多,為了避免尷尬,未成年小孩最好退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