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戰爭,為了誰?

早上在銀行漫長的等待中,順便看一下新聞。川普在中國和習近平見面的同時,以敘利亞有化學武器為名,發射了59枚導彈,導致當地80多名平民死亡,喪生的還有多位兒童。

讓我感到可悲的,不光是這場師出無名的轟炸,還有各大媒體的輕描淡寫。台灣媒體關注的是美元和債市發展,不會有人在臉書頭像換上紅藍白三色旗,也不會有人點起燭光為這些無名的外國死者致哀,因為,他們不幸生在與我們隔閡的第三世界,註定只是個數字。


想到不久以前看過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拍得不好,故事卻有深意。911事件之後從軍的比利不到20歲,不是因為滿腔的愛國熱血,而是為了替因車禍毀容的姐姐出一口氣,砸爛拋棄她的未婚夫的愛車,只得以入伍作為交換條件。在戰場上,平日與他交情極好的中校受傷了,比利冒險去救回中校,並且本能的反擊敵人,這一幕恰巧被記者丟下的攝影機拍到。

他和隊友們因此成了英雄,獲得回美國接受表揚的短假,並且在美式足球賽的中場和偶像團體天命真女同台演出。但假期結束後,他還得返回伊拉克服11個月的役期,還能不能活著回來,誰也不知道。

在戰場上,天天都是生死關頭,不知道為誰何戰,每張中東面孔都很可疑。回到美國,面對那些侈言戰爭的富翁和老粗球迷,想到自己出生入死,就為了保護這些鳥人的石油利益,和老鄉們醉生夢死的生活,比利感到荒謬。雖然他很想順從姐姐的勸告,用戰爭創傷為由,拒絕重返戰場,卻割捨不下隊友之間的情誼。

這是21世紀版本的「西線無戰事」,參戰的理由卻比雷馬克的時代更虛無。

馮內果的小說「第五號屠宰場」,描寫在二戰的德勒斯登中逃過一劫的美國戰俘,主角畢勒也是個十七歲、莫名其妙被送上前線的大兵,一個英國戰俘看到他的娃娃臉,不由得感歎「天哪,這簡直是兒童十字軍!」

為了正義而製造戰爭,通常只是為了掩蓋另一個見不得人的黑洞。真正受苦的,從來不是那個下令出戰、有名有姓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