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5日 星期二

對他人的想像

在海邊待了三天,讓清新的海風和冰涼的海水滌清煩擾,和朋友們悠閒的享受當下,快樂就在手邊。

孩子們開心的弄潮逗蟹捉魚,我更愛看的是各種紋路形狀的海畔岩石。沒有兩顆巨石被海水蝕刻出同樣的花紋和色澤,近距離拍下它們,都像一幅幅渾然天成的畫。



假期結束,回到日常,瀏覽一下我這幾日錯過的新聞,世界的變化不大,但有兩位知名作家的社會評論讓我想了一夜。一篇談爆紅景點的缺乏文化,一篇批評某些人對喪女母親太冷靜的質疑,兩位作家對於大眾的庸俗和偏見多有不滿,犀利的批判也博得大量讚賞。我大致贊同他們的意見,卻隱約感到刺心:這種宣洩式的菁英評論,指責群眾的缺乏想像、文化和包容,是否作家本身也犯了同樣的毛病?畢竟人之相異與相同處,往往只有毫米之差。

換個角度想,沒什麼內涵的打卡新景點,吸引人攜老扶幼親密的擠在車陣裡,而不是呆在家裡各自滑手機看電視,又能幫當地人引來錢潮,未必一無可取。去指教喪家該如何表現的好事者固然無聊,但更該檢討的,也許不是這些人的情感泛濫,而是淺碟的媒體文化。批評這些怪象的作家,不也是媒體的受害者?流行話題短暫無根,永遠都會有更新的庸俗現象等著接替。與其責備大眾缺乏人文關懷的素養,不如先關掉電視和網路,好好思索自己能為這片沙漠埋下什麼文化的種籽。

挑出問題很容易,這是誰都可以做到的事,但作家有更高的文化層次,有相當的影響力,他能做的不止於簡單的批評,或把他者想像成一大團沒有感性或不會思考的群體。眾聲喧嘩的今日,人人都搶著發言,卻只願意聽到同一邊的聲音,好強化自己有理,愈大聲愈占上風。難得有人沈默下來靜想:我善意提供的良藥,真能對陌生人有益?會不會他人也抱著同樣的善意,熱切的想治癒我的病?

「知乎」網站(https://www.zhihu.com/)的閱讀話題下,有人提了這麼個問題:

「為什麼我書讀得越多,越看不起周圍的人?」

底下第一個回答我很欣賞,姑且替它濃縮如下:

「我認為你想得太多讀得不夠。隨著讀書的增多,你也許對這個世界有了偏見,勸你不妨繼續讀下去,當你讀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優秀的品質有很多種,書讀得多,只是眾多品質當中的一個罷了,並不值得去炫耀。」

眼高於頂,批評與我意見想法不同的人,也是我常犯的毛病,才會手癢寫這篇文章好警惕自己。

提昇文化程度不難,難的卻是謙卑的去尊重別人的情感和聲音,而非粗率的認定對方就是錯誤或低一等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執著於「我的」善惡好壞標準,通常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和平秩序,只會換來更多爭議和混亂。

要求他人「該如何做」之前,我們不妨先問自己是否能「不做」某些事。

那些海蝕的巨石,因為質地形狀先天不同,又受到海水風力生物不一的影響,就呈現出各異的風貌。在大部份人眼裡,它們「統統都是普通石頭」,但在我看來,它們各有其生命與美感。就像這世上億萬的人,沒有兩個人完全相同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盲點和生命侷限,也各有其卑陋或可愛的一面。唯有這種渺小的自覺,才能避免用刻板的成見想像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