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文化的衰頹

培養文化的深度,是為了更敏感的理解他人的生活與想法,抑或是增加自己睥睨他人的高度?

這幾天看著美國街頭和網路激烈的抗爭,特別是大學校園內對非我族類的怒火,有愈燒愈旺的勢,不免感慨。人與人之間的厭惡、漠視與誤解,並不曾隨著更高的教育水平而有所緩和。

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文化的衰頹:史學大師巴森的12堂課」之前,我完全沒聽過雅各巴森的大名。但他書中的文字,句句易讀而精采,命中我現刻的疑惑,所以決定借回來一讀。


這位活過整整一世紀的學者,親眼目睹反映人心的文化潮流,如何改變與消長,又如何影響我們與世界的關係。當今的藝術是否生產過剩?誰來決定人們該如何評價作品?套用許多空洞的專業術語,是為了啟蒙讀者,或只是為了掙得學院的工作機會?真正學而有術的人,無須用嚇人的詞彙,把已經夠複雜的文化現象說得更玄奧,巴森在這本書裡展現了他人文學者的真誠與憂慮。

特別是最後一章。雖然這書寫於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他卻預見有了好戰的知識份子、自由愛好者和藝術家推動,民粹主義和各種抗爭活動在二十一世紀會更加盛行。人們要求拆解束縛人的藩籬與限制,卻無法調和諸多理想之間的巨大矛盾。

「反」字的吸引力,從現實逃走或毀掉一切的衝動, 使我們成為自我毀滅與文化衰頹的共犯。人類歷史上,被毀滅過的文明何其多,也只有知識帶來的廣大,才能讓人心平氣和的接受這條無力反抗的必然律。


舊世界的崩解,會不會是新文明誕生的契機?沒有人能搭時光機到未來去得到答案,只能「等待證實,或等待厄運」。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始終是個遙遠而艱難的目標。

==========================================
書介摘要:


當美好的事物成了專業,賣弄術語成了謀生之道,成了某種光環,成了可以行銷的商品,不再只是因為它們能直接影響我們的理智與內心時,還能稱之為文化嗎?

把文化詮釋的大權拱手交給專家以後,我們靠各路「小而美」的專家告訴我們生活要怎麼過,藝術要怎麼看,哪些書值得讀,哪些電影不可錯過,哪些活動一定要參加……這些形似、一窩蜂的時代症狀蔓延得讓人驚心,使得各個文化越來越相似,僵化的統一觀點也阻礙了文化的流動。

當一切都可以販賣,知識、藝術、教育,甚至人格,除了別人為了糊口而灌輸給你的東西之外,你還殘存的理智是否正在吶喊:「誰還能聽得見我的主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