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惘惘的誘惑

一個老掉牙的問題:假如你被流放到荒島上,你最希望帶著哪本書?

其實這問題還可以再吹毛求疵一點,假如我只會在荒島待一星期,我當然會帶著可以容纳1500本書的電子書閱讀器,節儉著用,電源起碼可以撐上一星期。但假如是落海而紙本書又不會打溼,回到文明世界的日子遙遙無期,我可能會在齊克果的「誘惑者日記」和佩索亞的「惶然錄」難以抉擇。最好兩本都帶著,因為這兩本書都夠輕薄,我總會不時翻翻,每看一次又有新體會,雖然兩個作者都是謎一樣的難解人物,但也正是他們,才能產出這般意趣無窮的思緒與文字。

數不清「誘惑者日記」在台灣出現過多少種版本了,其實它只是從齊克果的哲學著作「Either/Or」節取的一段,以詩人的筆法記述了哲學家為了美學的理由,讓一位天性高尚的純潔女孩愛上自己,與他訂了婚之後,又如何在他的智性引導下主動提出退婚,讓他們的愛情不受世俗的形式所拘縛而更純粹,而這一切全都是出自女孩的個人意志。

十幾歲時初讀這本書,我對他自信滿滿的敘述腔調,和整套心機滿滿的戀愛過程很不以為然。但年紀漸長,對某些人世價值不再固著時,我反而能理解齊克果想超越有限自我的意圖。當年沈迷在誘惑者的故事時,我還讀了普希金的「尤金奧涅金」的浪子故事,也聽了柴可夫斯基據此而作的歌劇。比起齊克果的誘惑者,尤金奧涅金的誘惑角色是不自覺的,也單純得多,但這兩個故事同樣難以令人釋懷,錯過的愛情,和刻意塑造的愛情,同樣都證明了人間沒有永恆這回事。偏又是慧黠的佩索亞,才能說出我的心聲:

「讀報的時候,總是被報上的某一美學觀點弄得心痛,這也是一種道德的痛感,哪怕對於一個不常在意道德的人來說也是如此。…這種不可贖回的事物狀態,型塑了我們。這種我們被型塑了的以及在我們未知之時將不知道如何失去的生活,型塑了我們。」(「惶然錄」:讀報)


或許當我待在孤島上時,成天忙著填飽肚子,規律的迎接日出日落,沒有太多或此則彼的選擇與誘惑,反而能得到心靈與夢境的安寧。

https://sabinehua.blogspot.tw/2013/04/blog-post_973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