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小說死透了嗎?



文壇不時會發出「小說已死」的感歎。批評讀者被輕薄短小的文章吸引,流連網路,不再看書。批評時下文學教育的失敗,學生的中文素養來愈差。還有出版界的唯利是圖,只想撿現成的翻譯外國暢銷作家,卻不肯用心扶植本土作家。

聽起來,頗有「何不食肉糜」的貴族氣息。


小說是什麼?不就是稗官野史,消遣娛樂之用。人類從遠古時代就愛聽故事,發揮想像力,為沈悶無聊的現實生活添上一點色彩。隨著時代的演化,故事變成了文字,加上文人的遊戲創作,小說有了更多面向,可俗可雅,亦諷亦諧。

當代學者文人斥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往往被後人重新挖掘,吹去它蒙上的灰塵,或是透過民間不斷用戲劇口語傳下,重新擦亮成經典。三國演義,金瓶梅,紅樓夢…,都是如此。競競業業作詩或寫公文的唐朝人如元稹、裴鉶,如今讓世人記得的,卻是他們信手拈來的解悶之作傳奇小說「崔鶯鶯傳」和「聶隱娘」。

小說從來都不適合正襟危坐的捧讀。它和讀者的相遇,不論是出於無聊想看熱鬧,被它的情節人物打動,或者對作者好奇,都是小說生存的必要條件。更何況網路發達了,不用受限於出版商和文學 審查,小說反而出現更多生機。

如果文壇人士心中認定的小說,只能是字字珠璣,摹寫現實人生,追求精緻的文字藝術和廣泛的人性價值,也未嘗不可。但也別忘了,歷來的各種文學形式:古詩、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最初莫不是發源自民間,再由文人借用,透過非正式的管道抒發胸臆。一旦文人競相投入創作,比優美,比刁鑽,比艱深,比隱晦,限格律,避通俗,脫離了生猛的情感大膽的創新和活人味,文學形式往往便步向衰亡。

小說讀者的胃口從來都填不飽。出版社既不是教育部也不是慈善機構,如果作品不能吸引編輯和讀者,要拿什麼來養活一堆編輯和廠商?問題就只在作者的心態了。

小說家可以只為自己寫作,可以略過故事情節,可以孤芳自賞,可以在字句間佈下重重障礙,只讓通過智力測驗的讀者當知音。只要能把他的情思,虚構的世界和人物,透過文字變為真實,寫作過程中得到的智性快樂,便是他最大的報酬。

幸運一點,有看客願意買單,有伯樂識貨,也只是附加價值,而不是小說作者的終極目的。

要想小說不死,就別讓文人獨占,或定下各種高標準,讓一小撮人來定義什麼才叫「好小說」。

小說就像野草,要在陽光和大風下散播種籽,要蔓生攀附在更高更大的樹上。移植到溫室裡呵護修剪施肥,只會讓它死得更快。不排斥它娛樂通俗的本質,也不拋開說故事的初衷,小說才能擁有動人的魅力,和不斷創新的可能。


再說,就算小說真的死了,天也不會塌下來。頂多是有人沒飯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