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

我的繪畫夢

孩子們上學後,許多媽媽友開始非常認真的學畫,每天沈浸在作畫的熱情和喜悅中,羨慕之餘也不禁自問:從前也曾愛畫的我,為什麼現在完全沒有動力拿起畫筆?是因為家中三個男生都很會畫畫,所以我只能藏拙吧!


但這個理由好像並未完全平息我的疑問,不久前的某天去看了畢卡索展,聽蔣勳的語音導覽引述畫家晚年所說:┌我窮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的畫圖」,我才隱然悟到自己潛意識裡抗拒的,是繪畫技巧干擾創作時的快樂。小學時代的我喜歡塗鴉,也常得獎,四年級開始寫故事同時畫插圖,滿滿寫了三四本,上高年級之後,美術課開始學畫素描,不能自由的畫自己想畫的,突然覺得繪畫真是件無趣的事。直到上了大學之後,又萌生出畫畫的念頭,去買了畫架和工具來有空就畫。但那個年紀讓我分心的事務實在太多,畫的有限,畫架漸漸佈滿了灰塵,水彩顏料也逐步變成乾硬的石頭。

看完畢卡索當晚在餐桌上,和曾遠赴德國學藝術的阿超討論到關於創作和技巧的問題--自從有了小孩之後,我們難得有這樣的對話--繪畫和寫作一樣,要先有了基本的表達能力,之後要嘗試突破傳統,這才是關乎能否成為藝術家或畫匠的第一道門檻。然而美感和技巧要如何掙脫律的束縛,又和創作者自己的對生活和藝術的體悟和天份密切相關。剛踏入社會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藝術家雜誌社當編輯,只做了很短的時間,因為成天校稿實在有點乏味,後來社長給我一個任務,去採訪全台十個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並且把這些訪談集結出版。跟著這些美術老師們接觸了一些兒童作品,也參觀了一次兒童繪畫比賽的評審過程,很明顯可以看出小朋友的畫作是被指導過或出於自發性的成品。

觀察力想像力和生活經驗的培養與啟發,欣賞力與美感,應該優先於技能的訓練。但是當表達能力有限時,技巧的熟練就幫得上忙了。洪通之類的素人畫家那般淳樸奔放的境界,視技巧若無物,然而他們自有其熟習慣用的手法,得以盡興的揮灑性情,我心中懷藏的繪畫夢,或許也只是如此。

當別的小朋友都去和老師學畫時,我卻寧可讓喚喚兄弟倆自己成天畫上二三十張畫,也不願他們太早接受繪畫課的訓練和老師的指導。常常他們在捷運或餐廳桌上,一枝鉛筆,一張廢紙,就動手畫了起來,非常的沈醉其中,也解除了等待的無聊。旁邊的陌生大人看到他們的畫,讚歎之餘總會問一句:┌他們畫得這麼棒,是不是有學過?」但畫畫不該是天生的本能嗎?畫得快樂,而且像喚喚有時突然會說"我好想畫畫"的飢渴,才是繪畫最令人幸福的時刻。

家裡有許多畢卡索的畫冊,從小看著畫冊長大的喚喚還曾發下豪語,要成為畢卡索第二,當媽的我,倒沒有這麼偉大的志向,只希望他長大後還能保有這份對繪畫的熱情。

2011.7.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