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媽寶無所不在

這兩天又有一陣老調重彈,在檢討教育和社會出了什麼問題,最後的錯都在別人,在制度,在大環境和經濟不佳,在政府失能。但只要我們學不會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教孩子尊重和同理心,為自己選擇安全合理的食物,為自己選擇最不傷害地球的生活方式,把沈迷3C的時間留給家人朋友,好好思索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把多餘的金錢捐助給弱勢扶助團體,主動去管鄰里社區的閒事,讓犯罪者為傷害他人而贖罪---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不到,眼前的問題決不會消失,我們永遠只會在同一套怪罪和檢討他者的空談模式中輪迴。


大聲反對很爽,具體解決的方法卻没人提得出來,因為"那都是別人該做的事"。真的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重自己,相信默默做小事也能改變現狀?

就拿有毒茶飲或塑化劑的例子,一片驚恐抵制聲中,街上依然人手一杯手搖茶,雞排鹹酥雞照常熱賣,便宜的小吃店還堆著美耐皿餐具,便利超商仍在微波加熱塑膠包裝的冷凍食品。只想要低價,方便,美味兼具,卻不在意食物可疑的加工過程和釋出的毒物量,誰還能為你的健康把關?

春秋時代的政治理想,要求君王需"如保赤子"般的愛護子民,没想到遠離了封建時代,自許進步民主的現代人,潛意識裏都還想當個媽寶。


當台灣從"寶島"變成"媽寶島"
www.thenewslens.com/post/18170#adshown1433154264119K


2015.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