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無聊是怎麼來的

昨天寫完「無聊的大人」,晚上就看到富商兄弟爭家產的槍殺悲劇。原來無聊和無情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有一說:在普遍貧窮的危急時刻,例如饑荒或戰爭,比起富裕的太平時期,反而能看到更多陌生人彼此伸出援手,也更能激發人的善意。這說法有點天真,彼此合作,其實只是一種本能的生存手段,出發點還是為了保存人類命脈的自利。


樂府詩集有首「東門行」,寫的就是漢朝末年的一個平民因為家中無米,衣架上沒有多餘的衣服,幼兒餓凍了哭鬧,便拔出劍準備出門去搶劫,妻子苦勸不住,只能叮囑他路上小心,務必平安回來。

這詩很有戲,為了生存作惡,值得同情。但坐擁豪宅名車,為了更多錢而殺死親兄弟,這就十足的可悲了。不幸的是,現實中總能看到天天哭窮的有錢人。

作家孟東籬寫道,幸福是單純的事,但人用複雜的方式追求它。

許多人自以為追求的是幸福,其實是「得」。名利俱得,是謂幸福。真正的幸福,應該是「什麼東西都得少一點」,而大家追求的,恰恰相反,「什麼都盡量的多」。

多還要再多,永遠不夠。女人的衣服永遠少一件,存摺裡永遠少一個零。這就是我們成為無聊大人的開端。


********************************************************
「東門行」原文: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 
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妻妾與君共餔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