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拒絕遊具罐頭化

昨天得知這個奇怪的新聞:
「台北市有六十五座磨石滑梯,最老一座在北投公園,有一百多年歷史。上月起市府公園處拆除磨石溜滑梯,青年公園、大安森林公園先後被拆兩座,二二八公園的預計明年拆除。
公園處表示,依據九十七年新修訂兒童遊戲場CNS安全標準(國家標準)規定,兩個滑梯道的間隔必須達到小朋友張開手不會碰撞標準,滑梯末端也要有緩衝段,北市公園的磨石滑梯都不符合標準。」
因此決議要拆除這些磨石滑梯,改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塑膠遊具。其中北投和青年公園的滑梯因為很有歷史,所以要當成古蹟,只能看不能溜。
我真的很好奇,磨石溜滑除了會磨破褲子和皮膚,可能撞到頭之外,還有什麼危險性? 孩子很小時我常帶去228公園,那座滑梯很高,我總是在旁盯著,或抱孩子一起溜下來。另一座很安全的小寶寶學步和滑梯,小孩只玩十分鐘就會失去興趣。但塑膠遊具就保安全嗎?根據我帶孩子四處訪查遊樂場的經驗,塑膠遊具經過風吹日曬,很容易破損,除了味道不好,有塑化劑殘留的問題,也有割傷孩子的危險,壽命很短,超過六七年就該更新,更換之後的塑膠廢料又該如何處理?德國式的鑄鐵遊具好看耐用,但被台灣的太陽一曬,高溫可是會燙傷皮膚的。
因為擔心危險或有人要求國賠,目前很多公園和遊樂場都不再設置鞦韆或蹺蹺板。但這樣的保護措施真的有用嗎?我懷疑。還記得幾年前的瘋狗浪事件吧,那時不也有人建議在沿海步道全加上護欄?但有人質疑,何以國外的許多景點不會加做這些防護措施,依然能讓人安全的接近自然?為什麼台灣人如此媽寶,沒有一點危機意識,連遊玩的安全也無法自行負責?
記得有一年帶孩子去柏林,每天我們都可以玩上三四個不同的公園,一週下來考察了有20座遊樂場吧,每個都各有特色。超大沙坑溜滑梯是必備,有一些當時我家孩子太小還不能玩的設施,大概就像台中鰲峰山公園的那些體能遊具,看起來很刺激,適合大孩子玩耍。父母只是遠遠坐在長椅上,聊天或看書,孩子們把遊具盪得又急又高,但他們都知道玩伴害怕大叫時,就是該收手的時候。
重點不在於法規或安全防護得夠不夠,而是我們有沒有懂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能不能教孩子為自己的安全負責。否則再多的法規和防護網,生活中到處都有危機,依舊會讓某些被保護過度的大人小孩有恃無恐的玩命。

讓孩子玩得健康安全有創意,請加入這項連署。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9132485767495/拒絕遊具罐頭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